膽汁是肝臟細胞分泌的黃綠色黏稠液體,其性味苦寒,具有明目、止痙、消腫、化痰、清熱解毒、平肝息風及滋陰潤燥等功效。《本草綱目》和《中華本草》中分別收載了31種和44種動物膽汁,如熊膽、豬膽、牛膽、蛇膽、雞膽等。熊膽在我國的使用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始載于《唐本草》:“療時時氣熱盛變為黃疸,暑月久利,心痛”。豬膽在《名醫別錄》中記載為“療傷寒熱渴”,后在《本草拾遺》中又有“主小兒頭瘡,取膽汁敷之”的說法。牛膽最早出現在漢代《神農本草經》一書中,后又有《本草綱目》記載其可“除黃,殺蟲,治癰腫”。一千余年來的實踐證明,膽汁對于某些疾病的療效確切。常用于治療急慢性氣管炎、小兒驚風、喉痹、煩熱、黃疸、淋巴結核、痢疾、便秘等疾患。許多中藥制劑中的成分都含有膽汁,如:由蛇膽制成,用于治療呼吸系統方面疾病的蛇膽川貝液、蛇膽酒;牛膽與苦參、龍膽一起做成的蜜丸對傳染性肝炎有較好療效;羊膽做成水劑、膠囊劑、丸劑后治療肺結核療效較好。為更好地發揮膽汁的藥用價值,國內外學者對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做了大量研究,現將其研究現狀概述如下。

圖1.《中華本草》豬膽
1 化學成分
膽汁黏稠味苦,pH約7.4。膽汁在不同動物中的化學成分不同,其主要成分除大量水分外,還含膽汁酸類、膽色素、黏蛋白、脂類、無機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
1.1 膽汁酸類
膽汁酸是膽汁的重要活性成分,其結構以膽烷酸為母核,根據其取代基的數目和位置的差異構成不同種類的膽汁酸。主要存在形式分為游離型和結合型兩大類,游離型膽汁酸主要有膽酸(CA)、石膽酸(LCA)、去氧膽酸(DCA)、鵝去氧膽酸(CDCA)、豬去氧膽酸(HDCA)等,結合型膽汁酸是指膽酸與氨基化合物的結合物,如甘氨膽酸(GCA)、甘氨鵝脫氧膽酸(GDTA)、牛磺膽酸(TCA)、牛磺鵝脫氧膽酸(TCDCA)等。
不同動物膽汁中含有的膽汁酸在種類和數量存在較大差異。張啟明研究了牛膽汁酸的種類,并測定其膽汁酸含量,結果發現牛膽汁中游離型膽汁酸較少,主要含結合型膽酸,如GCA、GDTA、TCA、TCDCA,且GCA的含量與TCA基本相同。苗明三等報道,與大多數哺乳動物不同,熊膽中以結合型膽汁酸為主,即牛磺熊去氧膽酸(TUDCA)。除此之外,謝培山認為UDCA是熊膽粉中特有成分。最早的UDCA是從熊膽汁中提取獲得,但因其藥材珍貴,目前利用的UDCA大多是由CDCA經化學合成制得。豬膽為豬科動物豬膽汁的干燥品,其化學成分包括膽汁酸類、膽紅素類等物質,其中膽汁酸類含量最高,約占總含量的50 %-70 %,主要有3α-羥基-6-氧-5α-膽烷酸、LCA、豬膽酸、HDCA、CDCA等。綜合目前研究,對豬膽汁的化學成分研究以HDCA、CDCA和豬膽酸等膽汁酸類為主,并且已形成成熟的提取工藝,但對豬膽汁中其他類化學成分研究較少。
2 藥理作用及應用
大量研究證明了動物膽汁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其解熱消炎、鎮咳抗菌等效果顯著,對動物膽汁藥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2.1 鎮咳祛痰作用
前期研究證明動物膽汁能有效緩解咳嗽、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李澤浩等利用取出膽紅素的膽汁母液制備粗膽汁酸,發現豬膽汁酸有明顯的延長誘發咳嗽潛伏期及鎮咳作用。胡霞敏等發現牛磺結合膽汁酸鎮咳祛痰作用明顯高于其相應的游離膽汁酸。
2.2 抑菌及抗炎作用
張中泉等發現豬膽汁乙醇提取物對痢疾桿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均有顯著抑制作用。李培鋒等研究了雞膽汁抗炎抗菌作用,研究發現牛磺酸(Tau)、CA、CDCA和TCDCA四者不僅能明顯的抑制由對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殼炎癥,對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及炎性組織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得出雞膽汁能有效地抑制急慢性炎癥的結論。蔣蕾的研究表明羊膽汁中的有效成分TCA、TCDCA均能明顯抑制PEG2、NO和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質,從而對急慢性炎癥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李慧峰等證明GCA也能顯著地抑制急慢性炎癥。
2.3 免疫調節作用
李培峰等采用ELISA、比色法等實驗方法,觀察了GCA對小鼠免疫系統的影響,結果發現,GCA能夠明顯提高其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體液免疫能力,抑制遲發型過敏反應。劉欣媛同樣證明了從牛膽汁中提取的TCA能抑制小鼠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和提高體液免疫,說明TCA可對動物免疫系統起調節作用。
2.4 溶解膽石作用
朱晨宇等對UDCA和TUDCA治療膽囊膽固醇性膽結石的療效進行了比較研究,隨機抽選了74例膽固醇性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每日給予UDCA,一組給予等量的TUDCA,每日3次,6個月后,通過B超觀察溶石效果。結果發現6個月后UDCA和TUDCA的有效率分別達75.8 %和78.5 %。目前,UDCA及TUDCA已應用于臨床。
2.5 抗癌作用
Wali等在觀察致癌物對小白鼠的影響實驗中發現:膽汁中的膽汁酸會增強其對小白鼠的致癌作用,但膽汁中的UDCA則正好相反,且UDCA還可誘導乳腺癌細胞株凋亡。任蘊芳等報道:豬膽汁酸鈉可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株HL-60的增殖,并在一定程度上誘導其細胞向終末方向分化。陳江等抗癌實驗顯示,GDTA可抑制人體肝癌細胞增殖,并能誘導肝癌細胞株凋亡。苗明三也指出:熊膽除了具有抗炎,解熱等藥理作用外,還具有抗癌作用。
2.6 解熱鎮痛作用
李培峰等對雞膽汁中有效成分Tau和CA的解熱鎮痛作用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高劑量的Tau能有效降低小鼠體溫,而低劑量的Tau和CA對小鼠體溫無顯著影響。采用熱板法觀察Tau和CA對小鼠的鎮痛作用,結果顯示,低劑量的Tau對小鼠起到明顯的鎮痛作用。郝文利實驗則證明了TCA解熱作用的機制與降低小鼠下丘腦中5-羥色胺、多巴胺和PGE2的含量有關。
2.7 其他作用
除上述藥理作用外,TCDCA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延緩機體衰老。CA通過降低表面張力,可促進脂質類的消化吸收,CA還具有升高血壓和強心的作用,但去氧膽酸則相反,一定程度上對心臟有抑制作用。
3 展望
膽汁作為我國中醫傳統用藥,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膽汁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通過分析,可發現動物膽汁種類繁多且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根據膽汁來源的不同分別進行成分分析、質量評價和藥理研究是膽汁研究的重要趨勢。作為大宗中藥,由于動物膽汁(如熊膽、蛇膽等)資源緊缺,考慮到臨床應用時的成本問題及對動物的保護,探索人工合成膽汁酸的方法或尋找珍貴動物膽汁的替代品也是將來研究的重點。
原文:姜姣姣,楊鵬,時新剛,李懷志,文蕾,王曉.動物膽汁的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2017,19(3):227-228J0001,J0002.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僅供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