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飽和脂肪酸(SFA)和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在魚類生長和n-3 LC-PUFA節約效應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尼羅羅非魚所需的最佳飼料SFA/MUFA比。
【方法】以大豆油、菜籽油和牛油為飼料脂源,配制4種等氮(30%)和等脂(7%)飼料(T1-T4,SFA/MUFA比分別為0.31、0.52、0.97和1.52)。用上述飼料飼養尼羅羅非魚幼魚(初始體重約5.0 g)9周。
【結果】各組羅非魚的生長性能、飼料系數、全魚常規營養成分以及血清LDL-C、MDA含量和TAOC能力均無顯著差異,但血清HDL-C、TCHO和TG含量隨飼料SFA/MUFA比值升高而升高。在肌肉品質方面,與T3、T4 組相比,T1、T2組肌肉硬度、咀嚼性、彈性等有顯著提升。在脂質代謝方面,T1組肝臟和肌肉的n-3 LC-PUFA含量最高,但肝臟中與LC-PUFA牛物合成相關的關鍵酶基因fads2、elovi5 的mRNA表達量在4組間無顯著差異。此外,隨著飼料SFA/UFA比值的增加,胞質NAD+/NADH比顯著降低。然而,與脂肪酸分解代謝的相關基因(aco-x1和cpt-1)和合成相關基因(fas和acc)的表達水平在T1組魚的肌肉中有最大值。
【結論】飼料中SFA/MUFA 比值為0.31有利于提升尼羅羅非魚肌肉脂肪酸營養和質地品質;其中,對組織n-3 LC-PUFA 水平的提升可能是由于飼料中低MUFA/SFA 比更有利于“n-3 LC-PUFA節約”,而并非通過影響魚體的LC-PUFA合成代謝。這些結果為通過實施飼料脂肪酸策略養殖優質羅非魚提供了新的見解。
關鍵詞:尼羅羅非魚;飼料;SFA/MUFA;生長性能;組織脂肪酸;肝脂代謝

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生長的影響
脂肪酸作為一種能量來源,可為魚類提供生長、發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盡管SFA和 MUFA在魚類體內的消化和吸收效果相對低PUFA,但不同飽和度的脂肪酸都可以在機體內代謝,還能進行β-氧化以提供能量。其中,n-6脂肪酸是羅非魚生長所需的EFA,紅羅非魚對飼料中LA和ARA等n-6脂肪酸的最佳需求量約為0.5%-1.0%。本實驗中不同SFA/MUFA比值的飼料對尼羅羅非魚的生長沒有顯著影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飼料中的LA滿足了EFA的營養需求(本研究實驗飼料LA含量1.8%-2.5%,大于尼羅羅非魚對LA 1.0%的需求)。Salini等觀察到,當飼料主要由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MUFA-D)和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精制棕櫚油(SFA-D)組成時,不會對梭鱸(Latescalcarifer)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率產生顯著影響。上述發現與在許多物種中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在水產飼料中添加SFA和MUFA也是促進魚類快速生長的較佳方法。
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血清生化指標通??勺鳛樵u價魚體生理狀況、營養狀況、健康狀況和對環境適應性的重要指標。既往研究指出,血清膽固醇含量T-CHO與飼料SFA含量呈正相關,且EPA、DHA等PUFA可降低血清T-CHO和LDL-C水平。本研究中,血清T-CHO含量隨飼料SFA/MUFA比的增加而升高,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此外,雖然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血清LDL-C水平無顯著影響,但低飼料SFA/MUFA比卻提高了血清HDLDL比值,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血清TG和T-CHO的有效清除。
不利的營養和環境條件容易引發魚體產生大量的脂質過氧化產物MDA,造成機體氧化損傷。雖然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SFA/MUFA的比例會對魚類造成應激,但從Liu等的研究中可以得知,飼料中較高的PUFA含量容易破壞機體的氧化還原平衡,增加氧化應激。而本研究中4組血清總抗氧化能力和MDA含量無顯著變化,可初步說明不同的SFA/MUFA飼料不會引起尼羅羅非魚機體產生氧化應激。
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組織LC-PUFA含量的影響
n-3 LC-PUFA是魚類中發現的高營養化合物,人們普遍認為它們的水平受飼料脂肪酸組成和魚體LC-PUFA生物合成能力的影響。與其他淡水魚一樣,羅非魚可以通過ALA合成n-3 LC-PUFA。本實驗中,各組飼料ALA含量基本一致,但肝臟和肌肉n-3 LC-PUFA含量卻表現出顯著差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1組的組 n-3 LC-PUFA含量最高,表明其具有更強的LC-PUFA生物合成能力,可與LC-PUFA生物合成相關的關鍵酶基因(Δ4 fads2、Δ6/Δ5 fads2 和elov15)的表達量在各組間竟無顯著差異。又有研究顯示,較高的肝臟NAD*NADH比值不利于 LC-PUFA 的生物合成!0),但本實驗的肝臟NAD+/NADH比反而在T1組有最大值。由此可見,低SFA/MUFA 比飼料有利于提升尼羅羅非魚組織n-3 LC-PUFA水平,并非是通過影響魚體LC-PUFA合成代謝途徑。
研究人員在對加州黃尾魚(Seriola dorsalis)和軍曹魚(Rachycenton canadum)等海洋魚類的研究中發現,與 MUFA相比,在飼料中加入高水平的SFA更有利于n-3 LC-PUFA的積累。但本實驗則與墨瑞鱈(Muraenolepis orangiensis)的研究結果一致,n-3 LC-PUFA在高飼料SFA/MUFA組的組織中沉積減少,也就是說飼料中MUFA比SFA, 多時具有更強的“n-3 LC-PUFA節約效應”。上述結果表明,在不同的魚類中,SFA和MUFA對n-3 LC-PUFA的保留并沒有一致的偏好。LC-PUFA在過氧化物酶體中進行最初的β氧化后進入在線粒體中進行更加完全的β氧化,而?;o酶A氧化酶(aco-x1)就是這一代謝途徑中的主要限速酶。本研究發現,該限速酶的表達水平在SFA/MUFA比值為0.31時最低,從而使機體能更順利的進行β氧化,這也可能就是低SFA/MUFA飼料組n-3 LC-PUFA含量最高的重要因素。
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肌肉組織的影響
高品質肌肉不僅體現在營養成分上,還與消費者的感官體驗相關。肌肉肌理感官包括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柔軟度等一系列屬性。肌肉脂質水平通??梢灾苯佑绊戶~肉的質地和味道。隨著肌肉脂質含量的增加,魚肉的硬度和彈性有下降的趨勢,這也導致了魚肉的黏性增加。另外,各種營養因素(如飼料脂肪酸的來源)可顯著改變養殖魚類的脂質組成和質地。例如,在尼羅羅非魚、團頭魴(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鯉(Cyprinus carpio)的飼料中加入高含量的DHA和ALA已被發現可以增強肌肉的黏聚性、咀嚼性和粘性等特性。在本研究中,飼喂低SFA/MUFA(0.31)飼料使尼羅羅非魚肌肉脂質含量下降,從而顯著改善尼羅羅非魚肌肉的硬度、剪切力、彈性和咀嚼性,亦有利于增強尼羅羅非魚肌肉的緊實度。
結論
本研究發現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的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沒有顯著影響,但隨著飼料SFA/MUFA比值的增加,血清TG和T-CHO含量以及肝臟和肌肉脂質含量均有所增加。SFA/MUFA 比為0.31時,尼羅羅非魚組織n-3 LC-PUFA含量較高,肌肉質地較好,有利于提高肌肉品質。此外,低SFA/MUFA比飼料有利于提升尼羅羅非魚組織n-3 LC-PUFA水平,主要通過“n-3LC-PUFA節約效應”,而不是影響LC-PUFA合成能力。
原文:莫子穎,黃小平,關俊鋒,等.飼料SFA/MUFA比對尼羅羅非魚生長性能、組織脂肪酸組成和肝脂代謝的影響[J/OL].水產學報,1-13[2025-08-19].https://link.cnki.net/urlid/31.1283.S.20250802.1643.002.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