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熊去氧膽酸的結構示意圖
熊去氧膽酸 (ursodeoxycholic acid,UDCA) 化學名為3α,7β-二羥基-5β-膽甾烷-24-酸,分子式C24H40O4,相對分子質量392.56。UDCA是由膽固醇衍生而來的天然親水性膽汁酸。口服UDCA后,可通過抑制膽固醇在腸道內的重吸收和降低膽固醇向膽汁中的分泌,從而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進而使膽固醇結石逐漸溶解。口服UDCA后,還可劑量依賴性地增加總膽汁酸中UDCA的含量,使其成為主要的膽汁酸成分,替代傾向于聚集的、有毒害作用的內源性疏水性膽汁酸。此外,UDCA 還具有以下作用:保護受損的膽管上皮細胞,使其免受膽汁酸的毒害作用;抑制肝細胞凋亡;免疫調節作用;通過肝細胞和膽管細胞刺激膽汁分泌。本文從 UDCA 臨床應用和指南推薦角度,通過總結其在疾病的應用、不良反應和藥學監護等,為 UDCA 的臨床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1.UDCA的臨床應用
UDCA在國內批準主要用于膽囊收縮功能正常且X射線能穿透的膽囊膽固醇性結石,膽汁淤積性。肝病 ( 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用于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缺乏性脂肪瀉,治療回腸切除術后脂肪瀉,預防藥物性結石等。
1.1膽石癥
UDCA 通過改變膽汁黏度而起作用,可以在幾周內緩解癥狀。UDCA通過對膽石表面和中心的膽固醇增溶作用而溶解膽石,還可抑制并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促進膽囊排空。UDCA的劑量一般為10mg·kg-1·d-1,分 2-3 次服用,以幫助維持夜間膽汁酸分泌,減少過飽和膽汁的分泌,增加膽石溶解速度。UDCA溶解直徑≤20mm膽石的總體成功率為30%-50%。
1.2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pregnancy, ICP) 的特征為瘙癢和血清膽汁酸升高,通常發生于妊娠后期和(或)晚期妊娠,分娩后迅速消退。ICP是最常見的妊娠期特有肝病。UDCA是ICP治療瘙癢的首選治療藥物,大多數患者對該藥耐受良好,但多達25%的患者報道有輕度惡心和頭暈。
1.3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特征為肝內及肝外膽管樹的中等及大膽管的炎癥、纖維化及狹窄。UDCA在PSC
的所有治療藥物中研究最為廣泛。現認為UDCA是通過以下機制發揮對膽汁淤積病況的作用:使膽管上皮細胞免受細胞毒性疏水性膽汁酸作用、刺激肝膽管分泌、抑制膽汁酸誘導的細胞凋亡而保護肝細胞,以及誘導抗氧化作用。
1.4 嬰兒腸衰竭相關肝病
在因腸衰竭而依賴腸外營養的嬰兒中,有很大一部分會發生膽汁淤積性肝病。該病在有早產和/或腸切除(短腸綜合征)病史的嬰兒中尤為常見,也是這些患兒出現并發癥、行肝移植和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腸衰竭相關肝病 (intestinal failure-associated liver disease, IFALD) 定義為腸衰竭的內科及外科治療導致的肝病。有限的證據表明,UDCA 對IFALD 相關生化異常可能有輕度影響。
1.5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以前稱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特征為免疫反應持續攻擊小葉內膽管,最終導致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早期確診以及UDCA的廣泛使用,過去20年中PBC患者的預后有很大改善。UDCA可延緩發展至終末期肝病的進程,提高生存率,且藥物耐受良好。因此,目前提倡 UDCA為PBC的一線治療藥物。
1.6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相關膽管病變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 AIDS)相關膽管病變是一種由感染相關的膽道狹窄引起的膽道梗阻綜合征。在AIDS相關膽管病變患者中,多種機會致病菌所致慢性炎癥可造成膽管狹窄。膽管狹窄可致膽道梗阻和淤膽型肝損傷。UDCA可治療肝內膽汁淤積。
1.7 囊性纖維化
囊性纖維化 (cystic fibrosis, CF)中30%-50% 患者有肝臟受累。CF相關肝病(CF-related liver disease,CFLD) 是指CF中的一系列肝臟受累。UDCA在CFLD中的作用尚未明確。有限的臨床證據表明,中等劑量的UDCA可改善CFLD患者的生化指標。

原文: 孫雪林,胡欣,張亞同. 熊去氧膽酸的臨床應用進展[J]. 中國藥物警戒,2022,19(10):1149-1153. DOI:10.19803/j.1672-8629.20210604.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僅供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系刪除。